导读:冬至将至,农村俗语“冬至在月中,无棉也过冬”,今冬冷不冷呢?
农村老话:不到冬至不冷,不到夏至不热。冬至和夏至是全年最冷和最热的节气开端,冬至是打开了寒冷的开关(所以冬至之后只会越来越冷),而夏至则是开启了热浪的阀门。夏至后三庚入伏,意思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进入三伏天。而冬至后就开启了数九寒天。相比较数九比入伏更容易分辨。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数九开启之后的天气是最为寒冷的,但有些年份的冬天却一反常态,不仅感受不到寒冷,反而是感觉暖烘烘的。
冬至在月中,无棉也过冬;
按照农村的老话理解,冬至出现的早晚,会导致今冬冷不冷。如果冬至是在月中也就是月的中旬的话,那么今冬很有可能会是一个暖冬。天气温暖如春一点都不觉得冷。甚至没有棉被、棉袄也能够轻轻松松地过冬。虽然这句老话带有惯用的夸张性,但也说明冬天的气温是非常高的。要不然寒冷的冬天怎么才能无棉也过冬呢?除非是气温异常的高,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寒冷。
这几年冬天不冷几乎成为一种常态,暖冬现象屡屡发生,这也是气候环境发生变化带来的影响。暖冬让人丝毫不觉得冷,不知不觉之中这个冬天居然就已经过完了,过去的冬天跟现如今相比,明显的寒冷很多,农村的屋檐下一到数九之后,经常会看到悬挂着长长的冰凌。屋后的积雪甚至能够存放到春节之后。小孩子的手脚时常出现冻疮,有的脸蛋也会受冻,这也是寒冷的一种表现。冬至出现的早晚,对于冬季寒冷节点也有早晚不同,农村俗语称之为:
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冬至在月中,无寒也无霜;
冬至在月头也就是农历月份的上旬,那么到了过年的时候,很有可能会特别特别的冷。伴随着大年夜还会有雨雪的发生。这样的场面还经常发生,伴随着片片飘落的雪花去拜年,是很多人经历过的场景。这是冬至出现时间较早带来的天气变化,如果冬至出现得比较晚的话。冬至是出现在了农历月份的尾部,也就是月的下旬,那么寒冷的天气也会随着冬至来的晚出现延后。
寒冷的天气会在过完年之后的正二月才姗姗来迟。这个季节是立春之后,原本应该是天气转暖气温回升的季节。但由于冬至来得较迟,所以寒潮到来的也比较的晚,即便到了农历的二三月份,依然会出现天寒地冻冷得让人受不了的天气。有的年份甚至到来春雷炸响的惊蛰节气,大地依然处于封冻。寒冷的气息让大地依然处于寒冬,这也源于大雪不冻,惊蛰不开。意思是冬天的天气不冷,那么寒潮将会有很大的几率延后。
冬至如果是出现在了中旬也就是月中的话,整个冬天都会暖烘烘,一点都不寒冷,雨雪天气也会比较的少,就连霜冻也很少发生,是一个暖和和的暖冬,这样的冬天不仅暖和,由于雨雪天气较少,将会带来持续的旱情。冬天不冷降雪很少,按照农谚来说这样的年份,对于来年来说不是一个好年景。干旱的冬季会造成越冬庄稼长势不良,暖暖的冬天也会让土壤中的害虫得以存活。这些对于来年的农作物生长都是不利的。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
农村有句老话叫该冷不冷难成年景,该热不热五谷不结。所以冬至之后正常的天气就应该特别的寒冷。而到了夏至之后天气越是酷热对于庄稼反而越有益。冬季气温很低雨雪天气较多,才利于来年的丰收,俗话说冬有三白是丰年,腊月雪是宝、正月雪是草,可见冬季下雪是多么的重要。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1号农历的十一月十八,属于十一月的中旬。按照老话来讲今年的冬天很有可能是一个不冷的暖冬。虽然老话确实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但随着这些年气候改变,异常天气频频发生,所以说这些俗语老话也只能作为参考使用,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补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