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进副科好呀!
都不用犹豫的
因为在事业单位里面,中级职称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很普遍了,包括最近新修订的《教师法》草案,里面也提到了中级职称不设岗位比例限制
由此也可进一步看出,中级职称是一个很普通,很多人在将来都可以达到的一个职称
但是对于副高级别来说就不一样了,虽然说公务员是按照年限自然晋升的,但是公务员里面也是僧多肉少,很多也是论资排辈的,有的到了升这个的时间了,却只能挂个职,真正成为副科聘任起来以后,是有实权的,也就是可以当官的
像一般的乡镇镇长就是副科级别
但是对于中级职称来说,一点实权都没有,别说中级,就算是副高,正高级别,都只能是事业编级别,和行政编没法比
真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热心网友回答
说实话,在县级层次来说,能进副科便己胜出99%的人,而正科也便是普通人的职场天花板了。而职称却不一样,尽管它也有职数比例,但比起正科职数来看,那完全是有着天壤之别。
我们都知道,事业单位管理岗,目前主要把职务和职级是挂钩进行晋升。如果在县级事业单位中你晋升8级,你便会是单位副职领导;若是你晋升7级,那么你便会是单位正职主要领导。
县级事业单位也就是一个正科级单位,因此在县级事业单位来说,能晋升为7级便是到了晋升的天花板,要想再继续晋升,在目前事业单位职级并行还没实施之下,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在县级层面来说,副科级领导便算是县管干部了,其人事管理都由组织部负责。而普通人要想由副科到正科,可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假如是背后没有贵人(县常委)助力,基本上是无望之事。
毕竟县级事业单位中正科级职数太紧张有限了,想要挤上这一步的人也很多,其中的竞争激烈程度,大家都应该熟悉了解,所以县级事业单位不少人都是止步于此,再无晋升机会了。
如果是题主选择事业单位中级职称,则你晋高级职称的机会则是大大的,毕竟在事业单位中高级职称占比可以达到15%,甚至是20%左右,因此这比起你以后晋升正科级领导,不知机会大了多少倍。
假如机会来临,你还可能会晋正高职称,这可是你在县级事业走管理岗,基本想都无法想象的高度。
更重要的是你选择中级职称,一旦升至8档便已经是超出了正科级的工资收入了。这也是很容易实现目标,而你想晋升正科级领导,则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情。
况且,你还很有机会晋升高级职称呢?倘若你真跨入了高级享受7档,那就是妥妥的相当于管理岗6级工资收入了。这根本不是一个县级事业单位正科级所能达到的高度。
所以,在县级事业单位中,副科正科其实只是一个名声好听而已,真正得实惠的还是走职称晋升,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我当年在选择这个问题时,也因为自己年轻,不知道其中的玄机,便错误地选择了走管理岗路线,而放弃走职称路线,结果导致了工资收入相差了好几大百元。
幸运的是:三年之后,又重新选择回到职称路线。因为当时政策规定,一旦选定必须是满三年,才能重新选择。
所以,题主的这个坑我是亲身趟过一遍了,对此深有感触和体会。
当然,如果题主是在处级事业单位,或者是厅级事业单位,年龄又比较年轻,那么还是可以考虑走管理岗路线。
至于有朋友说,今后事业单位职级并行改革实施,职级晋升会大有希望。其实这也只是一个理论数据而已,真正在县级事业单位中,又能有几个5、6级名额?况且这种名额多半也只能是留给单位领导的居多。
因此,如果是题主没有强力后援,真还建议你选择中级职称的好。当然,如果你对名声比较看重,选副科级领导也无所谓,毕竟它也满足了我们的心理需求。
热心网友回答
我有个同事的哥哥在县住建局工作,虽然深得领导赏识,却无奈命运不济,遗憾至今!
他特别有才,会写材料。局领导一心想帮他的身份转进机关。只可惜他今年已经45岁了,但编制始终在下面一个事业单位,只是个9级职员。
局长曾经对他说,你要是能到8级就好了。8级就是副科级,属于领导干部,我就可以想办法把你的编制调进局里。但调8级,我说了不算!
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说:在县里,无论是行政副科级,还是事业副科(8级职员),都是非常难得的!
题主面临着事业单位“中级”与”副科”的选择,我的建议是:从长远来看,选择副科要好些。
1.中级虽然比副科工资高一点,但未来发展有限。通常在县城事业单位,想从中级再进一步,可能性不大。
2.选择副科,属于单位领导岗位。虽然属于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但在县城里,能达到副科级的人并不多。
3.达到了副科级,如果有机会,就具备了转身份的可能。事业单位的副科级领导,从政策上讲已经具备调任到行政岗位的条件。如果本人能力较强,背后“能量”较大,就有可能被调任到县直机关当副局长,或到乡镇当副镇长之类的行政岗位。如果能实现从事业编到行政编的转变,那将是人生“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