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狂剪影视 的回答
1葡萄酒
冯小刚说,所有对他电影的批评里,只有姜文的一番话是一语道破实质的——姜文说:“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了还是葡萄。”
于是,冯小刚就这样捧着一杯葡萄酒登场了。姜文真坏啊。
2马车
这辆马车也忒魔幻了。虽然(骡)马拉火车历史上真的有过,不过印象中没有蒸汽和马同时用的品种吧?而这一辆马拉火车登场时有汽笛声,所以貌似它是蒸汽机驱动的(也的确是在冒蒸汽)。那前面的白马又是干嘛的呢?如果说蒸汽动力不够得靠马力来补,那么总也得有个马车夫在前面大致指挥一下马的动向吧?不怕马儿跑偏了吗?
所以这片子一上来就是个魔幻片,跟《太阳照常升起》是一个路子,而且也都是到了电影的最后一段,把魔幻的氛围推高到极致。
3黄四郎
黄四郎是 gay 无疑。
所以胡万这种油头粉面却要身手没身手要脑子脑子也不太灵光的货色才能当上黄家管家。胡万身份一半是奴才走狗,一半是男宠。
黄四郎后来这句“你知不知道我多么的想他(胡万)?”一半真,一半假。周润发诠释得真到位。
用户 晓祺说影 的回答
看结局,都知道张牧之最后输了。
但是他到底是怎么输的?
他背叛自己的那个阶级啊。
百姓眼里,你是县长。可是黄四郎眼里,你就是跪着要饭的。挣钱嘛,生意,不寒碜。
他说,他腿脚不利索,跪不下去,要站着把钱挣了。
兄弟们看着两大家族的钱,感慨。
各位,我们来这里是为什么啊?
钱啊。
走吧。
他说:不走,把钱分给穷人。
他怎么做,想唤醒那些被压榨成衣无所有的人们。
百姓跪着喊他青天大老爷。
他喊不许跪,皇帝都没了,没人值得你们跪,我也不值得你们跪。
我来鹅城就是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TM的公平。
后来黄四郎被砍头,虽然是替身,这都无所谓,百姓冲进去抢回自己属于自己的东西,也拿回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连张牧之做着的椅子都没放过,这就说明百姓支持他,都是带着自己的私心的。
也是他不可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黄四郎虽然没了,又会有一个新的出来代替。
而百姓拿回自己属于的东西过小日子了,但是他们不知道,这只是暂时放他们那里而已。
最后一段,老三他们不跟张牧之回山里,那句你腿脚都不利索了。
是有深意的,因为张牧之之前跟师爷说过,自己跪不下去,是因为腿脚不利索,他要站着把钱挣了。
所以老三说他腿脚不利索,言外之意就是你一个人站着挣钱吧,我们跪着挣钱去了。
至于老三他们和师爷怎么跟黄四郎勾勾搭搭,和后面上火车的师爷其实是黄四郎,都不重要了。
因为他们的屁股是一样的,走到一起,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但是张牧之其实也可以上这辆火车的,继续带领他们,所以他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的这样做呢?
黄四郎:你不会装糊涂。
张牧之:准,大哥,我还在娘胎的时候,算命先生就指我娘的肚子说:这孩子将来的“缺点”就是不会装糊涂,大哥,我还能改吗?
黄四郎:改不了的,天生的。
最后这一幕,他孤独吗?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那怎么做呢?
想要不孤独就得合群,就得腿脚利索,就得会装糊涂。
但是他又恰好处处不合群,腿脚还不利索,还TM的不会装糊涂。
而且最后一张图,张牧之跟在火车后面,终有一天再次干翻火车。
所以翻译翻译,什么叫TM的惊喜。
这就是这部电影想说的,至少我这么认为。
用户 橐一龠 的回答
马邦德的真实身份似乎只是个写戏本的,靠青楼女子(夫人)资助的钱买官。不过马邦德死前告诉过张麻子:“我树上的屁股的兜里有五张委任状……”。五张啊!
难道这夫人有钱到能帮马邦德买六张委任状(加上已经用过的康城那张)?这加起来,可就是一百二十万啊。有这笔钱,夫人完全可以过一生富足的生活了。何苦投资给一个“写戏本的”?这投资忒不可靠啊。
况且,青楼女子竟能有如此积蓄?除非她是小凤仙级别的青楼女子。所以那另外五张委任状,应该不会是由夫人投资的。夫人根本不知道另外五张委任状的事。
所以,我觉得更有可能的是,夫人其实是被马邦德这个职业骗子给骗了。马邦德自己其实完全有资本做买官的买卖,而且实际上他也干过很多回,经验丰富且挣过不少钱。这回大概是机缘巧合碰上了夫人这位冤大头,就假装是个写戏本的,骗夫人给自己投资买官,愣是省下一笔成本。待这笔买卖做成,就一脚踢开夫人,拿出下一张委任状走马上任。马邦德真正的夫人,应该就是那位山西夫人(苗圃演的那位)才对,那位山西夫人和八岁的儿子,才是马邦德犯罪团伙真正的合伙人。他们恐怕是帮马邦德保管钱财的后援。
夫人死的时候,马邦德哭是半真半假。改天一到葬礼上其实就不咋难过了。
后来听到山西夫人的死讯,马邦德哭是三分假,七分真。七分真是因为那位夫人才是比刘嘉玲这位夫人更亲的人;三分假是因为,他惦记着的应该还是夫人那里存着的钱财,不然怎么听到死讯后,第一反应居然不是问夫人的尸体在哪而是架着马车——载满银子的——往山西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