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日记本101 的回答
“仙女”或者“小仙女”,古代青楼女子的自称。
现在被广泛用作年轻女性的自称。有哪些发明违背了它最初的用法?
唐 沈佺期 《昆明池侍宴应制》诗:“灵鱼衔宝跃,仙女废机迎。”《太平广记》卷六二引《仙传拾遗·蔡女仙》:“老父与仙女各乘一凤,昇天而去。”《西游记》第五回:“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来,寻不见大圣,怎敢空回?’” 艾青 《给乌兰诺娃》诗:“不是天上的仙女,却是人间的女神。”
用户 饮马长歌 的回答
青楼,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存在,故而在中国古代形成一种青楼文化。古代的青楼并不下流,青楼女子大多卖艺不卖身,一些官妓、家妓、市妓能歌善舞,成为当时时代歌舞音乐艺术的代表,对推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进步起到重要作用。她们为符合当时统治阶级达官贵人的享乐需要,往往要经受严格的艺术训练,具有一定的文化教养。
诚惶受邀请,就唐代青楼女子的称呼共同探讨。
唐代青楼女子称呼之一——女教书。唐代名妓薛涛,字洪度,本是长安良家女,随父宦游,流落蜀中,遂入乐籍(乐妓),口才好、懂诗文,善写七绝,诗笔艳荡而工,远近闻名,15岁被镇将韦皋召令侍酒赋诗,韦皋十分赏识,特以校书郎奏请。薛涛多与当时文士交往,有人赠诗,诗中有“万里桥边女校书”的句子,后世因称有才学能诗文的妓女为“女校书”或“校书”(“校书”实为官名也,汉有校书郎中;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隋﹑唐等都设此官,属秘书省;清代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九世枢,校书四种,闲中偶录诸书)。
唐代青楼女子称呼之二——章台女。唐人孟启《本事诗》记,诗人韩翃与妓女柳姬相稔。安禄山反叛,二人离散。别后,韩翃寄诗给柳云:“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章台”,本是战国时所建宫殿,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在今长安县故城西南隅。这里借指长安。“章台柳”,即暗喻长安柳姬。但因柳姬本妓女,故后人遂将章台街喻指娼家聚居之所。“章台女”即为妓女别称。
唐代青楼女子称呼之三——神女。晚唐李商隐有诗云:“神女生涯不是梦”。此“神女”即暗指妓女。和西方的女神是类似的,女神原初的含义不是说对女人多么敬仰,而是对女人用心不专,乱投男人怀的总结,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女人都用女神来形容,只有那些从事妓女职业的女人有这个共同的特征。曾有一部阮玲玉主演的电影《神女》,描写的就是妓女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