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荆河州史 的回答
刘邦和刘秀,一个是西汉开国皇帝,一个是东汉开国皇帝。
刘邦是刘秀的九世祖,刘秀的祖先是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王刘发(先说明一点:刘发虽是汉景帝之子却是庶出,不是直系,刘发是汉武帝刘彻的弟弟。)
刘发的儿子是春陵侯刘卖,刘卖生刘外,刘外生刘回,刘回生南顿令刘钦,刘钦生汉光武帝刘秀。
关于刘秀的祖先刘发,他的出生是个意外,汉景帝是西汉的第四位皇帝,话说有一天晚上,汉景帝的妾室程姬,突然来了月事,不能伺候皇帝,但程姬又不能明说这件事,那怎么办呢?
很快程姬就想到了办法,让自己的侍女唐儿顶替自己侍寝,而且侍女的身段和自己又极为形似,不容易被皇帝发现,晚上,等汉景帝到寝宫时,侍女唐儿已经躺在黑暗的床榻上。
汉景帝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就这么唐儿和汉景帝在一起待了一晚上,不久后,侍女唐儿就怀孕了,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汉景帝耳朵里,汉景帝刘启非常的疑惑,自己宠幸的是程姬,怎么程姬的侍女怀孕了?于是命人前去调查,结果这一调查,汉景帝才知道当晚侍寝的并非是程姬,而是侍女唐儿。
汉景帝非常的恼火,但是再生气也无济于事,于是汉景帝就把唐儿封为姬妾,唐姬生产后,汉景帝就将出生的儿子取名为刘发,而且,还封为长沙王,早早打发了唐姬母子。
汉景帝去世后,汉武帝刘彻即位,汉武帝时期为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采取主父偃之策,实行“推恩令”,所谓的“推恩令”就是诸侯王不能继承王位,而是往下降级,刘秀出生时,他父亲刘钦只是一个南顿县的县令。
刘秀以建平元年生于“济阳县”,九岁时,刘秀的父亲刘钦去世,刘秀后来就跟随叔父刘良去了萧县生活,长大后曾在长安读过书,王莽篡汉后,刘秀就往返南阳之间,还见到了自己梦中的女人,“阴丽华”。
由于王莽篡汉后的倒行逆施,令豪强们非常不满,纷纷举起大旗讨伐王莽,于是,王莽派王家人镇压各地士族豪强,其中,就有南阳刘氏宗亲,在三辅豪杰共诛王莽以后,天下大乱。
时赤眉虽降,觽寇犹盛:延岑据蓝田,王歆据下邽,芳丹据新丰,蒋震据霸陵,张邯据长安,公孙守据长陵,杨周据谷口,吕鲔据陈仓,角闳据汧,骆(盖)延据盩厔,任良据鄠,汝章据槐里,各称将军,拥兵多者万余,少者数千人。
刘秀起兵时才28岁,更始元年,绿林军共推刘玄为帝,刘秀大哥刘伯升攻下宛城后,刘玄都宛城。
更始元年,刘玄和绿林军诛杀刘伯升以后,刘秀只能隐忍,更始二年,刘玄派遣刘秀为大将军、司空,持节入河北抚慰诸郡,此时的刘秀才渐渐脱离更始政权,从南阳带去自己的亲信,刘秀和河北豪强达成协议。
更始二年10月,刘秀在河北称帝,改元“建武”。
建武元年,刘秀派遣邓禹、冯异、吴汉等将领攻打河内、河南、颍川等诸郡,建武二年,刘秀定都洛阳。
用户 寻根拜祖 的回答
刘邦是刘秀的八世祖,俩人分别是西汉和东汉开国之君。有意思的是,刘秀出现在这个世界,纯属“偶然”。更好玩的是,刘秀的胳膊还伸过“时空隧道”,替老祖宗刘邦换了个老婆!
先把从刘邦到刘秀,父子传承关系排列如下:①刘邦→②刘恒(汉文帝)→③刘启(汉景帝)→④刘发(长沙王)→⑤刘买(舂陵侯)→⑥刘外(郁林太守)→⑦刘回(巨鹿都尉)→⑧刘钦(南顿县令)→⑨刘秀。
这个“偶然”,发生在汉景帝时期。某一天,汉景帝来到宠妾程姬房中过夜,不巧的是,那一天程姬“不方便”。
古人迷信,女人月事被当作晦气的事,期间绝对不能与男人亲近,所以一定要提前报备。不知道是程姬忘了,还是宫里的执事失职,反正汉景帝“撞车”了。
这时候也不能说破,皇帝一怒之下落个欺君之罪就遭了,怎么办呢?程姬灵机一动,让身边的侍女唐姬梳洗打扮一番,代替自己侍寝。
没想到唐姬见到阳光就灿烂,仅此一夜,她竟然怀孕了,并生下汉景帝的第六子刘发。后人津津乐道,为此特地发明了一个词——程姬之疾,代指女人的月事。
正是这次突发事件,才让刘氏江山,靠“偶然产物”刘秀,又延寿200年!仔细想想,人生多么的玄幻,历史多么的脆弱。
刘邦和刘秀相隔二百多年,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太多的相似。
一,都是以“平民”身份完成改朝换代
平民两个字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古人和今人对“平民”的理解不一致,古代基本上把没有爵位的人,都视作平民,其实不然。
刘邦出身在小士族地主阶级家庭,起兵前,他的职业是“泗水亭长”。“亭”相当于现在的村级单位,亭长算不上“官”,而是“吏”,别被一个“长”字迷惑了。
刘秀更惨,虽然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上过大学的开国皇帝,但太学毕业的他,没捞到“工作分配”,一天皇粮都没吃过。刘秀起兵前,主要的职业是帮舂陵侯刘敞打理家业,相当于职业经理人。
不管是“亭长”还是“职业经理人”,都是没有国家饭票的“平民”。
你可能要问,刘秀不是皇族子弟吗,他怎么也成了“平民”?很简单,皇族的繁衍能力太强,如果同等待遇,国家经不起这么多“蝗虫”啃。所以,每一代子孙除了嫡长子以外,必须逐代降低继承等级。
按这条规矩,刘发不能跟刘彻(汉武帝)争皇位,降为王,刘买也不能跟大哥刘庸争王位,降为侯。到刘秀的高祖刘外,就没了爵位,受政治照顾混了太守,曾祖刘回再降一等当了个都尉。
如果不是王莽改朝换代,西汉亡了,刘縯(刘秀大哥)应该可以在县里谋一份职,县太爷升堂的时候,搂跟大杖喊喊威武。
至于刘秀嘛,要么靠学业优秀等待举荐,刘秀学业不精,估计比较难;要么回家种田,等着天上掉馅饼。
二,都是晚婚晚育的江湖大混混
史书上是这么写的,说刘秀回乡后专注于种地,后来被他大哥生拉硬拽参加了义军。胡扯蛋,这是史书给刘秀贴金,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刘秀肯定一天锄头都没摸过,估计连稻子和麦子都分不清!
刘秀跟他老祖宗刘邦一样,是个江湖混混。
刘邦大家都很熟悉了,他因为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经常到大嫂家里蹭饭,被刘太公多次责骂为败家子。可是完美的刘秀,怎么也成了江湖混混呢?
《后汉书》虽然一本正经地替刘秀描红,其实你要是把所有的细节梳理出来,就会发现,刘秀从长安太学回来后,一边帮刘敞打理家业,一边就学他大哥刘縯,开始养门客,结交游侠,四处游荡。
后来刘秀因为门客犯罪,刘秀还受到牵连,遭到官府抓捕。得到消息的刘秀跑了,成了通缉犯,跑到姐夫邓晨家躲避,替邓晨往返于宛城贩卖粮食。
说这样的人是老实巴交的种田汉,你信吗?
刘邦混江湖耽误了终身大事,娶吕雉时,差不多年近四旬。刘秀也一样,他结婚时已经28周岁。
古人对婚姻看得非常重,把“成家”放在“立业”之前。那个年代,28岁当爷爷都不算稀奇,比如汉文帝,15岁就有四五个儿子了。刘秀为何当晚婚晚育的“好青年”?跟刘邦一样,哪家愿意把姑娘嫁给江湖混混,这不是往火坑里推吗?
其实不光刘秀,他大哥刘縯也一样。刘縯比刘秀大11岁,去世时39岁,那时孩子才几岁。他二哥刘仲无子嗣,很可能终生未婚。也就是说,刘家三兄弟是江湖三条虎,婚姻很头疼。
刘秀是如何娶了阴丽华的呢?就是那次逃亡寄居邓晨府上,让他得到了一次美丽的邂逅。
原来邓晨与阴丽华都是新野人,阴丽华的母亲,就是邓晨的族姑,而阴丽华的大哥阴识,与刘縯是好友。
那时候刘縯已经在筹措起义,刘秀借机充当了他与阴识、邓晨的联络人,经常出入阴府,见到了阴丽华,这才有“娶妻当得阴丽华”的誓言。
你们有没有发现,我这么讲刘秀的经历,是不是比史书更有血肉?史书拼命贴金,反而留下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像刘秀,其实刘秀的人生很精彩,明暗相间,色彩绚丽!
三,都在子嗣问题上留下了遗憾
刘邦临终前,在吕雉、刘盈,与戚夫人、刘如意,这两对母子之间踯躅良久,他曾经试图用刘如意替换刘盈,最终迫于政治压力失败了。
后来我们就看到了刘邦死后,吕雉对戚夫人和刘如意的残忍迫害。刘秀在生前,也因为子嗣问题,留下了让后人唏嘘的结果。
刘秀先娶阴丽华,后来为了获得河北军阀刘杨的支持,娶了刘杨的外甥女郭圣通。史书虽然没有明说,郭圣通的身份究竟是“妻”,还是“妾”,但以刘杨十万精兵做嫁妆,和刘秀当时岌岌可危的局面,毫无疑问刘杨不可能把外甥女以妾室身份出嫁。
也就是说,刘秀娶了郭圣通后,阴丽华被降为“妾”了。所以,刘秀登基后,郭圣通被册封为皇后,阴丽华只是贵人。郭圣通的儿子刘彊被册立为太子,阴丽华的儿子刘庄为东海王。
最后由于复杂的原因,刘秀又废了郭圣通,改立阴丽华,废了刘彊改立刘庄。这件事几千年来争议不断,它也导致刘秀去世后,刘秀的儿子们纷纷卷入谋反案。
好玩的是,刘秀不光自己“换老婆”,还强制老祖宗刘邦出妻!中元元年,也就是刘秀去世前一年,他下旨:
“吕太后不宜配食高庙,同祧至尊。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
刘秀硬生生把吕雉的灵位扔出了太庙,追立薄太后为“高皇后”,接受后世子孙祭祀。
刘秀这么做是有目的的,因为他就是薄太后的后人,追尊薄太后,就等于给自己皇位的合法性加注脚。
当然,刘邦与刘秀还有很多鲜明的差异。
一,二人出身上本质的差别
前面说过,史书说刘邦与刘秀都是“平民”,其实二人身份还是有差别的。刘邦是典型的小士族地主阶级,而刘秀则属于豪门士族阶级。
士族阶级是一群以读书取仕为人生目的的群体,由战国末期的没落贵族演化而来。西汉的建立,我把它归结为两场战争,一是士族集团与旧贵族集团联合,推翻了秦朝;二是士族集团打败旧贵族集团,建立西汉。
项羽就代表旧贵族集团,刘邦就代表新兴的士族集团。千万别跟我说,说刘邦是无产者,篇幅有限我不想争执。
豪门士族集团是西汉末年至新朝,新诞生的一个集团,他们垄断了帝国的政治枢纽,甚至拥有私家武装。
豪门士族,才是刘秀真实的身份!刘秀虽然没了荫袭爵位的待遇,可是这些旧贵族形成的庞大政治势力,却左右了帝国的命运。
你知道刘秀家里有多富有?哥仨都养门客、游侠,这是穷人家能做的事吗?所以别听有人胡说刘秀很穷。刘秀的外公是举国有名的大富豪,另外跟他们家通婚的张氏、樊氏、来氏、邓氏、阴氏,都是赫赫有名的豪族。
这就是哥仨有资本组建军队的原因,有钱有人脉,足以左右国家政治走向,这就是豪族的特征。
所以论出身,刘秀其实比刘邦要牛得多,虽然他头上没有“长”字撑腰!
二,“天生领袖”与“政治首脑”
刘邦与刘秀都是军事家,不过二人谋取天下的时候,他们依仗的个人才华,还是有明显差别的。
刘邦是一个天生的领袖,其个人气质超一流。他自己就曾经说过,他文不如萧何,武不如韩信,谋不如张良,可是这些大牛级人物,就是愿意给他当小弟。
气质这东西虽然很模糊,但你不能否认它的神奇。你别看刘邦流里流气,满口脏话,贪财好色,但他所表现来的胸襟气度、大格局、意志力,就像磁石一样,让人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刘秀的领袖气质其实也不差,但我认为他成功的最重要支点,是他锐敏的政治洞察力,借此他自己塑造成了政治首脑。
刘邦从起兵到坐上皇位用了七年,已经够神速了。刘秀更神,仅用了三年,而且以打工者身份直接登基。
其中的诀窍就是,刘秀看到豪门士族集团的实力,他架构了一个以豪门集团为根基的未来帝国模型。靠这个蓝图,他吸引了河北和南阳,两大豪门集团的“融资”,被推上了皇位!
因此,刘邦的成功靠个人气质,刘秀的成功靠政治谋略。
当然,他们之间的异同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本账号,里面有众多那段历史的文章,还有关于刘秀的专栏。
用户 尚思修善 的回答
一次,景帝喝醉后召幸程姬前来陪侍,那时候皇帝不懂养生,不知道酒后不能乱来。当时又恰逢程姬来了“亲戚”,而妃子来了月事是不能侍寝的,因此程姬就让自己的侍女打扮成自己的样子去应付。
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一次无心的应付,竟然让汉朝延续了近200年的时间。
汉高祖刘邦驾崩后,吕后把刘邦没有宠幸过的宫女分封给诸侯王。
别以为皇帝乱来,就算是乱来,也都记录在档的,所谓皇家无私事,皇帝找女人睡觉也都会被记录的。
程姬之疾
像是以后的窦太后窦漪房就是这次被分到还是代王的刘恒那里的。当时分配个代王的共有五个人,除了窦漪房被刘恒召幸,并且幸运地成为皇后乃至于后来的太后外,还有一人被刘恒的儿子刘启霸用了。
她就是上面说的程姬。
“程姬之疾”的历史典故
文帝驾崩后,景帝刘启继位,程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的妃子。
有一天,景帝刘启喝了点酒,根据他接下来做的糗事来看,应该喝了不少。
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启喝了酒,就想起了夫妻之事,酒壮色胆,他好久没宠幸程姬了,就想温存一下程姬。
太监去传程姬来侍寝。没想到程姬恰逢月事,女人每个月总有几天不方便吗!
可程姬不想把机会给其他嫔妃,她听太监说刘启喝得有点不醒人事,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于是,就让和自己有几分相像的侍女唐姬,假扮自己去应付一下。
汉景帝
这个“姬”字的意思,一般是古代对妇女的美称;或者对妾,比喻说侍姬、姬妾等。也代指名字,对有姓不知道名字的女子用这个姬来代替名。
景帝喝醉了根本分不清是谁,再说后宫佳丽三千哪里认得过来,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和唐姬同床共枕了,事后景帝才发觉这人不是程姬,也就将错就错了。
一切都是天意。
这一次酒后失德,不但成全了唐姬,反而更成全了汉室江山。
唐姬居然怀孕了,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发。
这就是后来讳称“程姬之疾”典故的来历。
汉景帝的一次宠幸,让汉室江山延续200年
程姬之疾延续汉室二百年
唐姬本是程姬的侍女,身份卑微,又加上老实本分,景帝根本看不上她,只不过是偶尔一次放纵,让唐姬捡了漏。
人生可能一次偶然就能改变命运,唐姬就是这样。
虽然,后来景帝不再宠幸唐姬,可唐姬毕竟有了皇室血脉。因此唐姬的儿子刘发以皇子的身份被封为长沙王。
那时候的长沙可是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唐姬身份卑微,别说是得到皇上宠爱了,估计景帝都不一定认识她。自然,刘发的封国就是相对比较贫困的。
刘发不到三十岁就病死了。然而,就是长沙王这一支血脉,最后发展为东汉皇族,并重新夺取了被王莽篡夺的西汉江山。
长沙王支脉到第六代的时候,一支叫作刘钦,东汉光武帝刘秀便是刘钦之子。
造化弄人,谁能料到当初景帝的一次意外,为自己的后室江山存下了储备粮呢!
回到题目,汉高祖刘邦与光武帝刘秀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捋顺一下。
刘邦与刘秀的关系
刘邦驾崩后,吕后把持朝政,她人性恶的一面暴露无遗,那个嚣张跋扈,对待天下比皇帝都横。
可她去世后,一切都反了过来,她留下的余孽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大臣,把刘邦和薄姬生的儿子代王刘恒接了过来继任大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汉文帝。
汉文帝驾崩后,儿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
景帝因为文章上面所说的那次临幸唐姓宫女的经历,有了儿子刘发。
刘发封为长沙王,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导致天下大乱,长沙王刘发的七世孙刘秀参加了起义军,推翻了王莽政权,续接了大汉,史称东汉,刘秀即为光武帝。
也就是说,刘秀是刘邦的后世子孙,虽然这个后人不是“长支嫡传”,但有相同的骨血,一样的DNA。
我们不得不说,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一切都是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巧合安排。谁承想,当汉室衰微,没有承继刘氏祭祀的时候,在长沙还储备着一支强大的有生力量呢?
从这段历史来看,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甚至每个人的身体局部,都承载着我们不同的信息密码,以前、当下、后来的点点滴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