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刚日读史 的回答
秦惠文王是秦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对秦国最大的贡献就是——用司马错为将,兼并了巴、蜀两地。
(秦惠文王兼并巴蜀)
秦国不仅扩大了版图,还获得蜀地的这个“大粮仓”,从此奠定了秦国制霸关东六国的基础。
那么秦惠文王到底有几个儿子呢?是有很多的。
按秦国后宫制度来说,秦国的君主是可以娶很多个老婆的。首先是王后,再往后就是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共分为八个级别。可想而知秦惠文王儿子之多。
但在史书上出现的、并且还有名有字的却没有多少个。
(秦惠文王剧照)
首先,他的正妻秦惠文后,来自魏国宗室,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秦武王嬴荡、季君嬴壮,这是嫡系。
其次,后来的宣太后、但当时只为“八子”级别的“芈姓”女子,来自楚国贵族之后,为他生下了昭襄王赢稷、公子嬴芾、公子嬴悝,这是庶系。
最后,还有一批不知名的儿子,后来都被杀掉了,连个名字都没有能留下来。
见于《秦本纪》:(昭襄王)二年,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
秦武王嬴荡,在惠文王去世之后,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秦国大王之位,在位期间对秦国的贡献是“伐义渠、丹、犁;伐韩、拔宜阳”,还一度有过“通三川、窥周室”的理想。但他喜欢和大力士比试力气,最后在比赛举鼎的过程中,不幸被鼎砸中膑骨而亡。
武王举鼎和楚王问鼎是不是有宣扬野心的目的,这个不得而知。
(秦武王嬴荡剧照)
秦武王死了之后,因为他还没有儿子,所以他的兄弟为了争压大王之宝座立即大打出手。
首先是被封为“季君”的公子壮,最有继任的资格,他取得了嫡母惠文后、大嫂武王后,以及一大部份大臣的支持。
而宣太后,在国内也争取到了秦惠文王的异母弟、右相樗里疾的支持,又取得了赵武灵王的这个外援也把远在燕国为质子的嬴稷推了出来打对手戏。
因此,权力斗争,使得秦国爆发了长达三年的“季君之乱”。
最后,宣太后一系取得胜利,季君公以及支持他的一众庶兄弟被诛杀,秦惠文后也不得良死,武王后也被赶回了魏国娘家。
(宣太后临朝听政)
嬴稷坐上了王位,即秦昭襄王,宣太后临朝听政,而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嬴芾封为泾阳君,公子赢悝封为高陵君。
前300年,泾阳君去齐国为质,有功,前292年被加封为“宛侯”,而公子赢悝也被加封为“邓侯”。(侯高于君)
而宣太后的同父弟芈戎、异母兄魏冉,也封君封侯,一时显贵咸阳,时人称为“咸阳四贵”。
上有母亲的临朝主政,下有弟弟、外戚的封君封侯,昭襄王的王权遭到了“割裂”,但宣太后能力卓著,昭襄王只能隐忍不发。
公元前265年,临朝听政了四十一年的秦宣太后去世,葬于芷阳骊山。昭襄王在范雎的支持下,推动了“削枝固干”,驱逐外戚势力,加强王权。
因此,昭襄王不再让赢芾、嬴悝在朝中任,而是把他们赶回了封地,从此这两位不再见于史书之上。
而昭襄王当了五十六年的大王,(在位时间第二长,乾隆六十四年),于前251年去世,终年75岁。
文——千古
用户 邓海春 的回答
提到秦惠文王嬴驷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不太熟悉秦国历史的人会露出疑惑的神色,作为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十分著名的君主,他为秦朝最终一统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论起贡献,或许能在秦国君主中排在前几位。不过,他刚刚继位不久就将功勋卓著的变法大臣商鞅诛杀,而且是以车裂的方式,这算得上是他所做的一件错事。
商鞅虽然被诛杀,但秦惠文王知道变法维新的好处,于是将其法令全部继承,让秦国保持着稳定繁荣的发展。另一方面,秦惠文王起用了纵横家张仪,并在其帮助下采取连横的策略来与其它六雄争霸,此外,秦惠文王的时代,名将公孙衍、司马错也应时而生,他们共同为秦国的霸业付出了自己的心力。秦惠文王在位二十七年,一共生有八个儿子,那么,秦惠文王赢驷的儿子有谁?他们的结局分别如何呢?
周慎靓王十一年(前311),秦惠文王病逝,享年四十六岁,他死后,其第三子赢荡因为是与王后所生,于是按照嫡子继承制,成为了新任国君,史称秦武王。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和父亲的励精图治不同,天生神力的秦武王沉迷于对自己肌肉的锻炼和对力量的追逐,完全不理朝政。
秦武王荒废朝政的一大体现就是,他任命了任鄙、乌获、孟说等当时的大力士为高官,整日和他们举重为乐。不过,最终秦武王也是得到了教训,史载:“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因为举重伤到了膝盖,不久后秦武王便一命呜呼,他死后,因为没有子嗣,所以王位被四弟嬴稷所继承,史称秦昭襄王。
在继承王位之前,秦国原本是一片混乱的,因为秦武王的突然离世,几个兄弟都成为了王位的可能继承人,而朝臣们则是各自站队,支持自己看好的人选。其实这种情况下,秦惠文王的长子嬴壮、次子嬴雍是很有可能继位的,而正在燕国当人质的四子嬴稷继位可能性不大,但与秦国同处一源的赵国却全力支持嬴稷。
最终,在赵国国君赵武灵王的支持下,嬴稷回国并成为了新君。这半路杀出的家伙当然令其他继承人纷纷不满,于是嬴稷继位的第二年,长子嬴壮带领着次子嬴雍、宫中的大臣和其他诸侯,很可能还包括惠文王的另外二子秦通、秦恽一同谋反,准备将王位强行夺取,但当时把持朝政的宣太后和魏冉都是狠角色,嬴壮没能翻起什么浪花。史载:“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
此外,秦惠文王的儿子还有宣太后所生的次子秦芾和三子秦悝,他们二人因更受宣太后宠爱而原本应是国君的人选,嬴稷继位后,宣太后还是明显更偏爱这两个小儿子,于是二人和宣太后一同执政,瓜分嬴稷的权力,最终,嬴稷将二人驱赶到了自己的封地。至于昭襄王本人,他在位五十六年,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于七十五岁高龄去世。
用户 不务斋 的回答
嬴驷他一共生下了8个儿子。他的妻妾包括魏氏惠文后,熊式宣太后。后宫的争权夺势基本上在她们两人之间上演。
惠文后生下了嬴荡;宣太后则生下了嬴稷、赢芾和赢悝。
嬴驷另外还有四个儿子,具体可以看下图。
秦武王嬴荡
嬴荡是嬴驷的接班人。起先宣太后还帮助嬴稷争夺王位,但荡儿毕竟是太后的亲生儿子呀,驷儿一死,荡儿理所当然的登基王位。这个时候稷儿和宣太后就被惠文后打包丢到燕国苦寒之地当人质去了。
大家不要笑嬴荡这个名字,驷儿在取名字的时候取“荡”,是荡平天下的意思,高大得很。可惜姓赢,连起来有点奇怪。
荡儿在位四年,其实也做了不少的事情,至少他评定了蜀乱,还设立了丞相,进一步割据中原的势力。可是有一个毛病,就是以为自己力气很大。有一天非要举鼎,就这样胫骨折断、断气了。
赢壮、赢雍
嬴荡一死,惠文后就懵逼了,她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呀。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惠文后一懵逼,驷儿的其他儿子就坐不住了呀,使着劲想要争夺王位,但是他们到底是梦想大过才华,或者说才华撑不起他们的梦想。在争夺王位过程中,宣太后和稷儿被赵武灵王送回了国,然后在魏冉的帮助下,稷儿登基为王,杀死了公子壮、公子雍还有惠文后。
到这里已经出现了6个驷儿的儿子了,其中3个下场是个悲剧。
秦昭襄王嬴稷
嬴稷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君王,在位时间长达55年。在位前期一直在宣太后和魏冉的辅政下成长,后期不断开大,在位期间的长平之战,基本上奠定了其余六强覆灭的道路。昭襄王的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赢悝、赢芾
赢悝在嬴稷继位后,被分配到了高陵一带,所以得名高陵君,后来又换封到邓
嬴芾在嬴稷继位后,被分配到了泾阳一带,所以得名泾阳君,后来又换封到宛。
但是宣太后的两个弟弟和两个儿子都有封地,被合称为四贵。后来范雎入秦,一语道破,让心有不满的秦昭襄王采取集权措施,立即亲政,免穰侯相职,改用范雎为相,“四贵”则全部驱出都城到封地而失势。
赢通、赢恽
嬴通和赢恽被任命为蜀候,估计负责管理蜀地的管理,历史上没有过多的记载。
驷儿8个儿子中,最突出的可以说就是嬴稷了,甚至比嬴驷还要厉害,谁让人家在位久、干的事情还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