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野史那些事儿xwy 的回答
宋江死后有人率领梁山一众起兵反宋,为啥施耐庵没提及呢?
那是因为梁山好汉中,已经没人挑头造反啦!
最有可能的兵马都统李逵,手下有几千兵马,多少能一战,他早已被宋江毒死。
咱们再看卢俊义,武功又好还位高权重,也早已被高俅毒死。
吃的还是慢性毒药,坐船时没站稳落水而亡。
吴用和花荣,别看他俩一个是智多星,一个百步穿杨。
但他们眼看宋江死了,也没了办法,怕被清算受刑,便在老宋坟头吊死。
梁山老四公孙胜,就是个打酱油的。
在梁山干活儿就老翘班儿,事到如今宋江死了,他就更不知何去向!
还有其他几个最容易闹事儿的人:
像鲁智深,坐死了;
武松,成了残疾;
林冲,瘫了。
你指望两个残疾去造反?他们还想吃低保金呐!
那智取生辰纲的七大猛将中,能打的也就是阮小七。
可惜这厮不是当官的料,早早被革职,和他妈回村儿打鱼去啦!
阮小七被人打小报告去当了渔民。
有钱人柴进觉得这大宋不地道,怕有朝一日被清算,也早早走为上计!
扑天雕李应说:柴进不干了,我也不干了。
便对朝廷说:我快瘫了,也回老家养老去啦。
神行太保戴宗则更神奇。
他当官时做了个梦,梦见庙里有个人在叫他。
他便当和尚去啦!
大刀关胜是关羽的后代,他和宋官处的还不错。
本来有机会平步青云,可惜一次喝多了,落马摔死了。
他的故事也是在告诫我们“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尤其马上春节,大家要多注意!
双鞭呼延灼干的还不赖,最后大战金兀术时,战死沙场。
他的死法还算体面,为国尽忠啦!
这么一数,提到的梁山好汉也七七八八,
死的死,瘫的瘫,告老还乡,出家当和尚的更是数不胜数。
剩余的好汉不多啦!
还有那大胡子朱仝,和梁山好汉不是一条心。
回到体制后干的风生水起,美滋滋,自然不会造反。
那水军头李军,竟去了国外,还当了国王,自然不肯再回来造反!
还有那燕青,那可是个聪明人,知道宋江不靠谱,宋朝也不着调,所以也不肯回去当官,一人远遁去,不知所踪。
咱们最后再说那梁山女将顾大嫂,当了文官,手里没兵,也不会造反。
剩下的医生安道全,刻字金大坚,兽医皇甫端,文书萧让,唱曲儿的乐和,会计蒋敬,刽子手蔡庆,摆酒席的宋清。
这些人自不必说,他们是手艺人,搞点手艺还行。
让他们造反,那就更不可能啦!
所以不是施耐庵不提,只是再也没人能起兵反宋啦!
用户 文化一家人 的回答
宋江喝下毒酒死后,在梁山还活着的人当中,已经没人能挑头造反了。而施耐庵先生书写《水浒传》的初衷也已经达到,所以书中也就不可能再提及起兵反宋的事了。
只要熟读《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宋江被毒死后,最能挑头造反的就是对宋江忠心耿耿的李逵。李逵被授的官职是镇江润州兵马都统制,手下还是有几千兵马的。宋江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在自己喝下毒酒后,让李逵也喝了下去,与他一起同赴黄泉。
其他剩下的人员中,根本就不具备起兵反抗的条件:
1、坐梁山第二把交椅的卢俊义,被授予的官职是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这是仅次于宋江的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的职位。想必是考虑他职高权重又武功超群,奸臣们擒贼先擒王,便先行对他下了手。因此卢俊义是早于宋江误喝下高俅等奸臣送来的毒酒,返程乘船时毒性发作,站立不稳落水而亡。
2、宋江的亲信吴用和花荣,分别被授为武胜军承宣使和应天府兵马都统制。他们见宋江已死,知道大事已去,自然是同病相怜万念俱灰前途渺茫,眼看奸臣们不可能放过他们,与其坐等受辱不如自己了断,于是便双双吊死在宋江坟前,随宋江而去了。
3、梁山的四把手公孙胜,这个散仙早在南征方腊之前就已飘然而去。他名义上是四把手,其实就是个打酱油的,在梁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根本就没好好在山上呆几天。等到用着他的时候,还得派人去山下寻找。事到如今就更指望不上了。
4、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也最容易闹事的其他几个人,鲁智深已坐化而去,武松已断臂成了残疾,林冲得了风瘫卧床不起。武松不愿回京接受封授,主动要求留在杭州六合寺里照顾风瘫的林冲。他们三人一死一残一瘫,也就更没能力起兵造反了。
5、当初劫取生辰纲的七个人,只剩下阮小七被授予盖天军都统制。按理说,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活阎罗,凭他的性格应该起兵反抗。可惜他没当几天官就和同僚们尿不到一个壶里,开始和人家打架斗殴。于是便有人打小报告,重提他当年穿上方腊的龙袍纵马狂奔的前科。上头一看,这人积习难改,长此下去必起祸端,干脆革职为民。阮小七正好也过不惯那种官僚生活,便带着老母亲一起,又回石碣村打鱼去了。
6、阮小七的离去,影响了小旋风柴进的命运。柴进是被授予沧州都统制。他想到,既然阮小七穿方腊的龙袍是罪过,我柴进曾卧底当过方腊的驸马,日后也必成奸臣陷害他的口实。识时务者为俊杰,三十六计走为上。他当即称病辞官,告老还乡了。
7、扑天雕李应,在《水浒传》中虽然出场不多,却是个很重要的人物,在梁山英雄排座次时,与柴进并列主管钱粮,位置是很靠前的。南征回朝后,他被授予中山府都统制。他和柴进都属于显贵之家,门当户对的人最容易攀比,当李应看到柴进都不干了,觉得自己再干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莫不如一走了之。于是便推说得了风瘫难以视事,辞官回独龙岗老家养老去了。
8、神行太保戴宗是被授予衮州府都统制,早在宋江没死之前,他就莫名其妙地做了一个梦,梦里泰安岳庙里有高人在召唤他。于是他便辞官去庙里出了家。当时宋江还觉得纳闷儿,曾劝他再考虑考虑。但戴宗依然走了,不久便无疾而终。
9、大刀关胜是个例外。他被授予大名府兵马总管,由于原来就是体制内的军官,如今又升了职,加之上梁山不长时间就被招了安,说良心话他对梁山是没啥大感情的。正因为这几方面原因,他在任上干得比较顺心,与同事的关系处得也比较融洽。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也许是得意忘形,也许是天不照应,一次饮酒大醉后,竟落马摔死了。
10、双鞭呼延灼,被授予御营指挥使,是离皇帝最近的官职。原本就是朝庭命官的将门之后,呼延灼自然不甘寂寞勇于表现,结果在征伐大金兀术时,不幸战死沙场。说来说去,梁山南征方腊回朝接受封官授禄的人当中,只有呼延灼一人是为国尽忠战死沙场。
11、最后,在能上阵厮杀的梁山将领中,只剩下个美髯公朱仝,在保定府都统制任上干得风生水起,也没有什么意外发生。可是,朱仝本来就是被蒙骗上山的,当时若不是他看管的小衙内被李逵所杀,断了他的后路,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上山的。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在重回体制后,怎么可能再起兵闹事呢。
12、还有原水军头领李俊,领着童威和童猛哥俩儿跑国外去了,据说混得还不错,当上了什么国王。童威童猛哥俩也跟着风光无限。只是他们本身就是水军头领,不能在陆地上厮杀,在自已的一亩三分地上小打小闹还可以,想起兵反宋干大事是不可能的。
13、燕青已经隐居民间,不知所踪。这是个目光远大洞穿世事的高明之人,他早看穿了朝纲被奸臣把持,前途险恶,所以他婉拒主人卢俊义的再三挽留,拒不回朝接受封官,只身一人隐匿而去。事实正如他所料,主人卢俊义回朝不久即被奸臣所害。所以燕青也根本不存在起兵反宋的事。
14、顾大嫂是梁山三员女将中唯一还活着的人。按顾大嫂的性格和能力,本是个干大事的人。但她被封授的是东源县君,这是个文官,大概朝廷考虑正规军里面没有女将,所以才封了这么个不大不小的官职。这种情况下,她一人女人还怎么带头起兵反抗呢!
15、再有就是安道全这个医生,金大坚这个刻字制印的,皇甫端这个兽医,萧让这个文书,乐和这个唱曲儿的,蒋敬这个会计,蔡庆这个刽子手,宋清这个摆酒席的。这些人不说也罢,说了也是白说,根本不具备反抗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宋江死后,原梁山人马分崩离析,非死即残即告老还乡或隐匿民间,已经没有人有条件起兵反抗了。
用户 绿野萍踪01 的回答
《水浒传》前七十回书中,施耐庵确实预伏了梁山好汉的第二次造反。因而,《水浒传》中已经隐写到了这段故事,并不是未提。而且,梁山二次造反(或说反宋),领导者还是宋江,不是梁山中另外的“谁”。
绿野老道通过对《水浒传》前七十回书的细读、探轶,借此问题,与各位水浒爱好者分享梁山一众在招安后再度起兵造反的故事。
宋江见证了北宋灭亡
施耐庵的《水浒传》只有七十回书,写到梁山大聚义排定座次后,就被腰斩,后面的故事就都是续书了。七十回之后的故事大约是在嘉靖年间开始,直到明末清初时期,由明朝御用文人或者刊书商陆续编写的。因而,把施耐庵的原著完全反转,《水浒传》的真故事也被删掉。续书颠覆了原著精神,把宋徽宗写成了一个体恤梁山好汉的好皇帝。因而,题主说的“宋江死后”梁山一众又起兵反宋,“水浒传”中当然就不会提及了。
读《水浒传》应当分清楚版本,把续书完全抛开,才能读到施耐庵为七十回中的伏线,探轶七十回之后的真故事。
按照《水浒传》的伏线,宋江并没有在宣和六年时被毒死,而是见证了“二龙相戏”,“二龙戏水”这一段北宋灭亡的历史。这段历史分别发生在宋钦宗靖康元年和靖康二年,也就是说,宋江及梁山好汉的故事也将写到这个时候。
容与堂本《水浒传》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写道,宋江在皇宫中接受了“替天行道,辅国安民”的法旨,带着三卷天书走出了玄女殿,经过一座石桥时,被两个青衣女使推了下去。
石桥下面,先后出现了“二龙相戏”,“二龙戏水”的场景,施耐庵以这两个场景为宋江的结局伏线,也为《水浒传》的终局埋下伏笔。
所谓“二龙相戏”,讲的是靖康元年(1126年)时,已经做了太上皇的宋徽宗与童贯、蔡攸偷偷南渡,到镇江复辟,与宋钦宗争夺皇权。一年之后,金兵攻进汴京,宋钦宗、宋徽宗先后被金兵拘禁,押往五国城坐井观天——二龙戏水。
仅从《水浒传》隐写的北宋兴亡历史来看,梁山好汉的故事将写到宋钦宗靖康年间,甚至是靖康之难之后。续书让宋江在宣和六年时被毒死,完全违背了施耐庵的本义,抹掉了前七十回书的伏笔。因而,当然也就不会提到宋江的二次造反了。
宋江被两个青衣女童(疑似影射童贯、蔡攸)推下了石桥,说明宋江活到了靖康之耻时期,见证了北宋灭亡。那么,宋江在这段历史中又干了些什么呢?是不是一直在为朝廷充当鹰犬呢?
《水浒传》续书中,把宋江及梁山好汉写成了摇尾乞怜,向宋徽宗跪求招安然后四处征讨,充当了朝廷的鹰犬。实际上,施耐庵在“九纹龙大闹史家村”时,就预写了梁山好汉是如何被招安的。
按照历史的记载,宋徽宗曾经下诏,命张叔夜招降宋江。宋江及梁山好汉拒不投降,这才引发了张叔夜在海州伏击梁山好汉,烧毁了宋江等三十六人的船只,擒获了宋江的“副贼”。为了救人,《水浒传》极有可能重演朱武、杨春投降的故事,投降了张叔夜。
此后,宋江参与了征方腊、攻幽州、抗金兵,然后,镇江二次起兵造反。纵然打方腊是充当了朝廷鹰犬,但打幽州,抗金兵则是“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义举。宋徽宗是导致北宋灭亡,引狼入室的罪人,宋江再次造他的反,《水浒传》中早有伏笔,肯定是提到了的。
梁山好汉荡平曾头市是抗金英雄
梁山好汉两次攻打曾头市,这个地方是金国人把控的集市,晁盖攻打时是私人集市。一年之后,曾头市发生了质的变化,“曾长者”升格为“曾长官”,与北宋官府是同盟关系,这个金国人把控的地方就变成了金国在北宋境内的“榷场”。
施耐庵这一笔,写的是宋金海上之盟。因为与金国相约夹攻辽国,辽国被灭掉后,金兵看破北宋军力孱弱,立即发起了灭宋之战,从而导致了北宋的速亡。宋金海上之盟是宋徽宗葬送北宋王朝的最大失误,脱脱说:“宋不立徽宗,不纳张觉,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评说的就是这段历史。
宋江在攻打曾头市之前,先打掉了曾头市的两个盟友青州和凌州。青州的慕容知府是宋徽宗的舅子,正牌的国舅,梁山好汉造宋徽宗的反,施耐庵是以这样巧妙的笔法,隐写在《水浒传》之中的。
梁山两次攻打曾头市,起因都与“照夜玉狮子”有关,这匹战马是金国王子的坐骑。而最终灭掉北宋的就是金国王子,宋江荡平曾头市,伏写历史是肯定的。
宋江几乎倾梁山之众,发誓要荡平这个集市,为的就是照夜玉狮子。无论曾头市开出任何条件,得不到照夜玉狮子,宋江绝不收兵。这其中的寓意,从来就没有被解读出来,因而,施耐庵《水浒传》将把宋江及梁山好汉写成抗金英雄的深意,也就被深深掩藏。续书抹掉了这出伏笔,以屈膝投降污蔑梁山好汉,为亡国之君宋徽宗唱赞歌。
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招安巨寇杨志”当时是“选锋首”,将选锋军,在种师中手下抗金。种师中收复榆次等地时,杨志率领先锋敢死队作战勇猛,深得李纲、刘韐等将领嘉赞。榆次等地被宋兵收复,金兵立即组织重兵反扑,带兵之人就是金国王子斡离不。
假如施耐庵七十回书之后的故事能够流传到现在,那么,一定会写到梁山好汉与照夜玉狮子的主人有一场血战。因为,以史料对照《水浒传》,施耐庵在书中有太多的信息与史料相符。
“招安巨寇杨志”先后在种师道、种师中手下做先锋敢死队队长,这两人早在鲁达-鲁智深的故事中就已经出场,施耐庵不会把他们写丢了。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中,小种经略相公曾经留下一句话,说的是:“怕日后父亲处边上要这个人时,却不好看”。所以,鲁智深也是要出现在抗金队伍中的。
荡平曾头市之战,其实写的就是梁山好汉抗金。金兵攻打北宋,一年之后,北宋就亡了。然而,梁山好汉却在荡平曾头市之后,又向北宋官府发起了挑战。东平府、东昌府两场战斗,意味着宋江率众又反了。
宋江为何在江州题写反诗
施耐庵的《水浒传》就是一部北宋兴亡史,梁山好汉的故事只是这部大书的文本线索,文本的背后隐藏着真历史。因而,打掉曾头市之后的两场对北宋官府的战斗,便是梁山的二次起义。那么,这次起义的首领又是谁呢?
有观点认为,“招安巨寇”杨志是这次反宋的首领,因为宋江此时已经死了。能做出如此判断,绿野老道深感佩服。但是,这个观点有一个硬伤,恐怕难以成立。因为,此观点深受续书影响,以宋江被毒死为前提,其结论当然就是错误的了。
梁山好汉的第二次造反,头领还是宋江。这一点,“浔阳楼宋江吟反诗”可以作证。
江州,原本是一个经常出现在杂剧、话本小说中的虚拟地名,并不一定特指某个地方。施耐庵移花接木,仿佛写的是江西九江,实则隐写的是江苏镇江。为何《水浒传》中的江州是江苏镇江呢?
其一,地理位置错乱,“江州”的对岸没有揭阳镇,更没有无为军,无为军在安徽境内。施耐庵这样写,是有意无意的回避“对号入座”。因为,这里除了隐写宋江二次起兵,还伏藏着大明王朝的一段秘史。这段大明王朝的秘史涉及到《水浒传》为何被腰斩,究竟是怎么的一段秘史,不在本回答之内,略去不讲。
其二,江州知府蔡得章(蔡九)是有原型人物的,书中说他是蔡京的第九个儿子。其实,蔡京只有八个儿子,老大是蔡攸,而曾经出任过镇江留守的,则是蔡翛。施耐庵几乎是“实名制”的写小说中的人物,也是为宋江的二次起兵伏线。梁山好汉的这次起义,地点就在镇江。
其三,宋江已经在诗中点明了“心在山东身在吴”,九江不属于吴地,即便是“吴头楚尾”也不能称之为“吴”。
综合三条理由,《水浒传》中的江州就是指江苏镇江。
宋江的反诗中明确提到“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从文本故事解读,看不出当时宋江与谁有这么大的冤仇,梁山好汉虽然劫了江州法场,宋江智取无为军,但却远远达不到“血染浔阳江口”的程度。宋江虽然杀了黄文炳,与与“血海深仇”不相匹配。何况,黄文炳是宋江题写反诗之后才产生的仇人,更不至于让宋江陡发“敢笑黄巢不丈夫”的雄心壮志。
原来,宋江浔阳楼的反诗与智真长老的偈语一样,是施耐庵的“预言诗”。也就是说,宋江的反诗也是为七十回书之后的故事伏线——宋江将在江州再度造宋徽宗的反。
上文讲到,宋江在九天玄女庙中见到了“二龙相戏”,且被推到了这个场景之中。宋徽宗镇江复辟,宋江揭竿而起,反对分裂朝廷,“替天行道”,因而“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起兵并非反宋
纵观《水浒传》全书,一直围绕着“替天行道”讲故事,是这部伟大著作的核心主题。而“替天行道”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升级,梁山好汉也随之步步被写成了大英雄。
开篇故事中,施耐庵为全书确立基调,赵匡胤扫灭五代狼烟,开创“天下太平无事日”,让老百姓“受了些快乐”。这样的表述,正是“替天行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宋江进入九天玄女殿,施耐庵在描写这个所在时,用到了一个词“龙墀”,这个词专门指代皇帝。九天玄女所授三卷天书,实则暗指宋真宗伪造的三卷天书,《水浒传》中的“天书”一点用都没有。因而,九天玄女的“天言”实则北宋皇帝的伪言。在这一大段伪言中,便提到“替天行道,辅国安民”。皇帝诏令,当然是要招降宋江为他效命了。此处所提到的“替天行道”,涉嫌“替天子行道”。
书中以宋江对天书使用和态度,表明了梁山好汉渐渐的不再听命与皇帝,而是做了反宋徽宗的造反派。
宋江第一次使用天书,是可以在马上背诵的,一打祝家庄时,相信天书的宋江遭到失败。第二次使用天书,则是在高唐州遭遇了高廉的法术。此时,宋江则是需要按照吴用的提醒,临时翻看。“功课”日疏,宋江根本就不再尿它。这个时候,公孙胜的师父罗真人道明了梁山的主张,命公孙胜以道家“五雷天罡正法”去监督梁山“替天行道,保国安民”。
保国安民,一字之差,梁山好汉便不再是辅佐皇帝,而是保家卫国。
宋江荡平金国人的曾头市,挑战灭掉北宋的金国王子,则是北宋社会矛盾的升级。此后,宋江便在梁山大聚义时,率领全体好汉对天盟誓,要“替天行道,保境安民”。金兵灭宋,“国破山河在”,保境才能安民。
上文讲到,宋江二次起兵,针对的是宋徽宗镇江复辟,分裂朝廷。因而,梁山好汉的这次造反,并非反宋,而是反宋徽宗。因为,没过多久,梁山好汉时代的“宋”便不存在了。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确实会二次起兵反对宋徽宗,首领还是宋江。无论哪一种版本的《水浒传》,在梁山大聚义的结尾处都这样写道:
一百八人,人合一心,心心皎洁。乐必同乐,忧必同忧;生不同生,死必同死。
因而,二次造反时,一百单八将并肩完成“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誓言,也终结了传奇故事,以英雄般的结局收束了《水浒传》。